(图片来自wikipedia)

巴黎圣母院(法语:Notre-Dame de Paris),正式名称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于法国巴黎西堤岛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其建筑属于哥特式建筑,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

圣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观光名胜与宗教场所。而在圣母院门口外的圣母院广场中,有个原点(Point Zéro)纪念物,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时所使用的起测点,具有属于法国文化中心点的象征意义,圣母院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为“我们的女士”,指的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该敬称也广泛于西方国家的语言使用,也和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同名。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造成尖顶与建筑主体中后部倒塌,石头拱顶基本保持完整、许多文物被救出,火灾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之中。对此,总统马克龙立即宣布重建,而法国亿万富翁弗朗索瓦-亨利·皮诺也宣布将捐出1亿欧元协助重建。

前身

圣母院并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栋宗教性建筑,根据教堂地底下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该地点被作为宗教用途的历史,可以回溯到罗马皇帝提庇留时代,在西堤岛的东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来祭祀罗马与高卢神祇的神殿。至于在此地址上所修筑的第一座基督教一教堂,则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在4世纪时这里修筑了一座用来崇敬圣史蒂芬的大型教堂,但也有说法认为教堂是在7世纪所建,但是使用了一些更早期时的建筑要素,或有说法认为教堂是在墨洛温王朝的希尔德贝尔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时,以先前已经存在的教堂为基础进一步改建。

奠基者

圣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纪时,就已经成为巴黎、或整个法国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为这般的重要性,人们开始发现原有的圣史蒂芬教堂与它所承担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经随着时间而老旧,而开始思索重新修筑教堂的必要性。1160年时,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发起教堂的重建计划,并于1163年时埋下第一颗基石,象征教堂开始兴建。不过,关于到底是谁负责埋下圣母院的基石众说纷纭,除了昴熙斯·德·苏利是可能的人选外,也有说法认为是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负责奠基。


财务支援

虽然在中世纪,教堂的修筑通常都有当地统治者的介入与支持,但并没有文件显示圣母院兴建时的法国统治者路易七世有真的主导这项工作。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时捐款给教堂,而在教堂东北角小门“红门”(Porte Rouge)的弧形顶饰(Tympanum)上屈膝跪着的皇家人像,传统上被认为是象征圣路易国王(路易九世)与他的皇后普罗旺斯的玛格利特(Queen Marguerite de Provence),这点间接暗示法国皇家可能还是有稍在此计划中做出贡献,但却不能把教堂视为是一座皇家建筑。

真正作为教堂修筑过程中主要财务来源的,其实是一般民众的捐献与当地的教会分会,只不过因为缺乏文献,无法判断教会是否在教堂建设初期就已定期地提供财务支援。目前只能知道的是在进入13世纪之后,他们开始在管理工地的事物上担负重任,尤其是在主宫医院(Hôtel-Dieu,圣母院附设的教堂医院)的修建部分。

建筑师

由于缺乏文献,圣母院最早的一批建筑师到底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第一位有列名出来的建筑师是尚·德·谢耶(Jean de Chelles),负责扩建教堂的北袖厅(Transept)。在1258年谢耶过世后,他的后继者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则完成了教堂的南袖厅。之后皮耶·德·谢耶(Pierre de Chelles)接手将门龛改为现今看到的模样,而尚·哈维(Jean Ravy)则完成了唱诗班屏风。法国大革命时期,圣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损害而曾经一度残破,在19世纪,欧仁·维奥莱-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来重新诠释的。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欧仁·维奥莱-勒-杜克所发明的,在其生平修复的众多建筑物都能找到石像鬼的踪迹,例如皮耶枫城堡。

建造

在圣母院的修建计划中,新的建物要比原建物东移,以便在教堂前方腾出一个可以作为游行用途的广场。为达到此点,昴熙斯主教将一个原本是孤立在西堤岛东边的小岛与本岛相连,以填土的方式产生出可以建筑教堂的用地。除此之外他也拆建了不少屋舍,以便能铺设一条全新的街道“新圣母院路”(Rue Neuve Notre-Dame),这条六米宽的街道是中世纪时巴黎最大的一条街。至于主教宅邸与教堂附设的医院(主宫医院),则因为岛上用地不足之故,被迫迁移到塞纳河南岸。

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袭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Nave)的规划,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但相对的,整栋建筑的尺度规模都放大许多,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Vault)则为33米宽。

教堂的第一颗基石是1163年奠下,属于唱诗班席结构的一部分,开工后教堂的修筑速度非常快,因此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献出了新的祭坛之后,圣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一直到这阶段后,工人们才开始将旧的教堂拆除(中古时代,旧教堂并不会在新教堂起建初期就拆除,以延续教堂日常的宗教性运作)。之后圣母院一共更换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筑师,逐渐的将哥特式建筑招牌的肋拱式大跨距穹顶完成,教堂双塔造型的正面(Façade)一直到进入13世纪以后、在第三任建筑师的手上才动工,并在1220年代时,由第四位建筑师与舱顶部分接合、一同完成。

原本哥特式建筑在钟塔的顶端,还会设计有尖塔在其上,但因为尖塔的工程难度过高,在法兰西岛地区的这么多座哥特式教堂中,实际上将尖塔完成而且没有在之后毁坏倾倒的教堂,数量极少。圣母院虽然在刚开始时的确有计划要兴建尖塔,但却没有付诸实行,因此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纵是过了几百年,圣母院仍然一直处于未完工的状态,虽然实际上后人并没有真的想将这部分原案补建上去的打算。

在圣母院完工后一直到18世纪这段漫长的时光中,教堂被进一步改装的次数与幅度并不多,仅有在1698年时,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赫伯·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凡尔赛宫教堂的建筑师)将唱诗班席附近进行了改装以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除此之外还有18世纪时,在教会的要求下,苏弗洛(J.G.Soufflot,万神殿的建筑师)将教堂正面中央的门口扩大,以便能让大型的游行列队或是抬轿之类的事物能够直接穿门而入。然而,以上的这些改变,全在19世纪维优雷·勒·杜克的修复工程中,以尊重中古时期设计原味的理由给全部恢复,只留下了极少的蛛丝马迹。

反倒是,在18世纪中期为了改善教堂内的采光,教会方面拆除了原本造于中世纪时的老式花窗玻璃,改为单一块玻璃面积较大但是图样较欠缺复杂华丽感的新式透明玻璃,仅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的玫瑰窗部分,保留了原始设计。

历史事件

  • 1302年,腓力四世在此召开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
  • 1430年,亨利六世在此加冕。
  • 1455年,教廷在此为圣女贞德召开平反诉讼会。
  •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遭到亵渎与破坏。
  • 1802年,拿破仑又重新赋予巴黎圣母院宗教之职。
  •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自己拿起皇冠戴到头上,然后再为跪在地上的约瑟芬加冕为皇后。
  • 1944年,二战期间,自由法国收复巴黎后,戴高乐将军在此感谢圣母的庇佑。
  • 1996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逝世,百余国家代表在此为他举行追思弥撒。
  • 2019年4月15日,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失火点位于教堂阁楼处,大火导致其尖顶坍塌,巴黎警察局表示起火原因很有可能与现场修缮施工有关。